谷镇双丰畅游稻作农耕之旅 万亩稻场再续插秧文化之情
——黑龙江省科协科普下乡活动暨铁力·双丰第三届插秧文化节盛大启幕
三河水响促秧开,万亩良田巧手裁,绿涌云天描沃野,谷镇美景画屏来。为了进一步挖掘水稻农耕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农业文化,5月11日,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铁力市人民政府主办,铁力市双丰镇人民政府、铁力市农业农村局承办的“黑龙江省科协科普下乡活动暨铁力·双丰第三届插秧文化节”盛大启幕。
黑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臧晓敏,黑龙江省科协科普部部长刘洪辉,铁力家乡走出的中国第一位世界冰雪运动冠军罗致焕老先生,铁力市有关领导,黑龙江省供销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北大荒电商孵化基地负责人,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社、凤凰网等20余家媒体,企业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计千余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按照伊春市绿色化转型发展的要求,倡导生态、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让更多人参与了解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进程,回溯悠远农业文明的源头,将生态营养美味的铁力大米推介到人民餐桌,提高铁力大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走出一条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特色优势充分释放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与往届不同的是,此次活动不仅设计了趣味亲子插秧活动,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真正体会了“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的意境,还结合黑龙江省科协“科普聚力乡村振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下乡走进铁力”活动,设置了农业科普知识展览、农业科学技术现场咨询、技术服务、培训讲座、文艺表演、赏民俗展馆、电商合作签约仪式等活动环节,使参与者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天人合一的传统农业文明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交界处,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距省会哈尔滨210公里,哈佳铁路、伊绥高速、鸡讷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铁力主要农作物是水稻,铁力大米种植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四积温带上限的优势产业带,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自然条件优越,降水充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效土层厚,土质肥沃,渗透性好,森林覆盖率高达76%,空气中负氧离子平均值达3.7万个。独享呼兰河、伊吉密河、欧根河三大水系的源头之水,境内有大小河流35条,水稻产区80%采用自流灌溉,水质佳,无污染。良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使铁力大米色泽洁白如玉、米质晶莹剔透、口感香甜绵柔、营养独特丰富,蒸煮时即可闻到浓郁的饭香味,冷却后仍能保持良好口感,是餐桌上必备佳品。铁力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国家级绿色水稻种植示范区,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示范县、全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国农绿色食品A级水稻生产基地、中国绿色生态水稻示范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诸多荣誉称号,铁力大米还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
近年来,铁力市持续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坚持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集中养殖+饲料加工+精深加工+有机肥生产”等产业模式,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通过统一供种、统一农业投入品、统一机耕、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收购的“五统一”模式,实现土地规范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同时,铁力市主动对标农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加快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均实现较快发展。
盈盈绿意展初夏顾盼,乡村振兴望游子归来。此次插秧节以丰富的活动内容,让人们感受了传承千年的稻米农耕文化,将远离稻田生活的都市人带回田野乡间。铁力市也将敞开怀抱,凭借业已形成的良好产业基础“盼游子归乡,建美丽故乡”,让至诚至善的乡情乡韵充分涌流,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铁力的愿景早日实现!
(王璐 张书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