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航道人关丽君:“护航保标”一线的奋进故事
黑龙江,这条被誉为“塞北黄金水道”的国际河流背后,活跃着一支“爱国、进取、敬业、奉献”的航道工人队伍。他们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促进东北老工业振兴默默地奉献着青春、汗水和生命。在第18个“中国航海日”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一直奋战在航道养护一线的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劳动模范关丽君。
中俄两国山水相连,有着得天独厚的贸易条件,每年一度的航标例会变动协议,关丽君都坚持第一时间去执行。即使遇到恶劣的天气,他依然会带领团队顶着呼啸的北风,冒着肆意降下的雨雪,踩着一尺厚的淤泥,刨着坚硬冻层,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完成一次次航标变动任务。
2019年7月至9月,黑龙江中游遭遇几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台风“玲玲”的强势过境,造成十余座岸标被狂风刮倒。时值中俄水上贸易进入高峰期,为保障航行安全,关丽君立即在船间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大家以“为国争光、当航道人争光”的精神,迅速投入到航道抢通工作中。时值初秋,寒意渐浓,台风余威未散,不时伴有狂风大雨,团队科学制定航道抢通计划,采取长短航次相结合,抓住风雨停歇空档期,采取船舶抛锚加固,人员下水加固,船载起重机压实加固等诸多办法,克服千难万险,顺利完成抢通工作,保障了辖区国际航道通航安全。
中俄同江铁路大桥是中俄首座界河跨江铁路大桥,为一带一路建设增添了新动力。该大桥坐落在关丽君负责的区段,在桥梁建设阶段,关丽君合理调配人力物力,稳中求进,精准操纵船舶,准确设置浮标,标示通航水域,并紧跟大桥建设进度,及时调整浮标位置,为上下行船舶安全、有序的通过施工期的桥区河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实现了桥梁建设与保证通航的双赢。桥梁贯通后,关丽君多次参与桥区河段航标配布的调研,为合理、安全、经济、便捷的桥区航道开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为桥区通航安全做出了贡献。
每年的洪水期,关丽君都要带领全船职工对中俄大桥长期值守,为近距离观测桥区航行标志完好性,稳固性和桥梁剩余净空高度,团队将船舶拴系在被水淹没已达三、四米的树上,在水天一色的“孤岛”中忍受酷暑、风雨袭击、蚂蚁、老鼠、蚊虫的侵扰,做到及时上报桥区航标状态,桥梁剩余净高等数据,为洪水期海事部门采取限航和封航措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保护了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和通航安全。
按照“为龙江水运服好务”的行业宗旨,关丽君始终本着主动服务、文明服务、靠前服务的工作理念,落实好服务宗旨,为中俄两国货运船舶顺利通过“浅、险”河段,引航达100余艘次,有力提升了服务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与赞扬。
相关文章